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公司動態
資訊與公告

氣象發展綱要提出,加強區域協同治理氣象服務

發布者: tangyujun 時間: 2022/5/30 12:04:02

日前,國務院印發《氣象高質量發展綱要(2022—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提出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開發資源量評估,對全國可利用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進行全面勘查評價。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氣象服務,加強面向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的氣象服務。

在強化生態文明建設氣象支撐方面,《綱要》對主要任務作出系統部署。

一是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科技支撐。加強全球變暖對青藏高原等氣候承載力脆弱區影響的監測。開展氣候變化對糧食安全、水安全、生態安全、交通安全、能源安全、國防安全等影響評估和應對措施研究。強化氣候承載力評估,建立氣候安全早期預警系統,在重點區域加強氣候變化風險預警和智能決策能力建設。加強溫室氣體濃度監測與動態跟蹤研究。建立氣候變化監測發布制度。加強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科學評估,增強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科技支撐能力。

二是強化氣候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加強氣候資源普查和規劃利用工作,建立風能、太陽能等氣候資源普查、區劃、監測和信息統一發布制度,研究加快相關監測網建設。開展風電和光伏發電開發資源量評估,對全國可利用的風電和光伏發電資源進行全面勘查評價。研究建設氣候資源監測和預報系統,提高風電、光伏發電功率預測精度。探索建設風能、太陽能等氣象服務基地,為風電場、太陽能電站等規劃、建設、運行、調度提供高質量氣象服務。

三是強化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氣象保障。實施生態氣象保障工程,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生態保護紅線管控、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等氣象服務。建立“三區四帶”(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和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及自然保護地等重點區域生態氣象服務機制。加強面向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的氣象服務,提高重污染天氣和突發環境事件應對氣象保障能力。建立氣候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打造氣象公園、天然氧吧、避暑旅游地、氣候宜居地等氣候生態品牌。

此外,《綱要》還提出,在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方面,要求提升人工影響天氣能力。發展安全高效的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技術和高性能增雨飛機等新型作業裝備,提高防災減災救災、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國家重大活動保障、重大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等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水平。

在提高氣象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水平方面,要求實施海洋強國氣象保障行動。加強海洋氣象災害監測預報預警,全力保障海洋生態保護、海上交通安全、海洋經濟發展和海洋權益維護。同時實施氣象助力區域協調發展行動。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加強氣象服務保障能力建設,提供優質氣象服務。

久久久久精品亚洲热